陜西北斗“星、網”天地協同精準定位,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瀏覽量:0發布時間:2023-02-28 13:50:39
自2020年以后,我國自主建設且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全面完成,現已普及到我國各個行業應用且快速有效的提升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近年來,我省持續推進北斗基準站網等地面基礎設施建設,依托天上“星”,加快地面“網”的布局,北斗衛星系統與地面基準站“天地協同”,使空間定位更加高效、精準,讓北斗不僅“天上好用”,還要“地上用好”,助力陜西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西安灞橋區,省水電設計院的兩位工程師,正在對引漢濟渭三期工程初步設計階段輸水線路進行野外定線測量工作。他們手持RTK儀器,為該工程設計采集基礎的測量數據。

那么,實時、高效、精準的北斗衛星信號來自哪里呢?這個幕后“英雄”就是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建設的陜西省北斗基準站系統,為測量工程提供了實時的地貌及24小時的精確信號,其中包括建筑、耕地、河流等等,有效幫助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對實地的地形有一個更準確的了解。

陜西省北斗基準站系統從2018年起試運行,目前已建成94座基準站,站點平均間距50公里,此外,還共享甘肅、山西、四川等鄰省邊界區域42座基準站數據,它就像一張“網”覆蓋全省,確保北斗衛星信號穩定接收。除接收北斗衛星信號外,基準站還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可兼容美國GPS、歐洲伽利略等其它衛星導航信號,共同為用戶能提供全天候、不間斷、實時高精度的衛星導航定位服務。
隨著我國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有了天上的衛星結合我們地面的基準站,就可以實現“星地一體”“天地協同”定位,它的應用領域也好,精度的提升也好,還有定位的可靠性,它的應用面就會越來越廣,也和老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緊密。
綜上所述,這套系統未來可能還會在交通、物流、人身出行,還有應急減災、智慧農業各個方面進行深化拓展應用,支撐人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資料參考來源:中國測繪學會
在西安灞橋區,省水電設計院的兩位工程師,正在對引漢濟渭三期工程初步設計階段輸水線路進行野外定線測量工作。他們手持RTK儀器,為該工程設計采集基礎的測量數據。

那么,實時、高效、精準的北斗衛星信號來自哪里呢?這個幕后“英雄”就是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建設的陜西省北斗基準站系統,為測量工程提供了實時的地貌及24小時的精確信號,其中包括建筑、耕地、河流等等,有效幫助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對實地的地形有一個更準確的了解。

陜西省北斗基準站系統從2018年起試運行,目前已建成94座基準站,站點平均間距50公里,此外,還共享甘肅、山西、四川等鄰省邊界區域42座基準站數據,它就像一張“網”覆蓋全省,確保北斗衛星信號穩定接收。除接收北斗衛星信號外,基準站還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可兼容美國GPS、歐洲伽利略等其它衛星導航信號,共同為用戶能提供全天候、不間斷、實時高精度的衛星導航定位服務。
隨著我國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有了天上的衛星結合我們地面的基準站,就可以實現“星地一體”“天地協同”定位,它的應用領域也好,精度的提升也好,還有定位的可靠性,它的應用面就會越來越廣,也和老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緊密。
綜上所述,這套系統未來可能還會在交通、物流、人身出行,還有應急減災、智慧農業各個方面進行深化拓展應用,支撐人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資料參考來源:中國測繪學會